20190713

微痕跡:書籍作為生活的連續景觀

陳曉朋

《微痕跡:書籍作為生活的連續景觀》由專注於研究和推廣藝術家的書的獨立機構Paper Matter負責人蔡胤勤策展,展出共十六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展覽的原型是我在北藝大美術學系碩士班所開設的《藝術家的書與出版》課程的期末發表,但它最終的展現姿態,顯然不侷限於一般課程的成果展。

蔡胤勤觀察參展者的創作普遍聚焦於呈現自己的生活面向,歸納出如此條件下所創作的藝術家的書的作品,可以視為一種反映生活現象的切片,而當多本藝術家的書的作品結集在一起,這些切片自然形成一道光譜,映射出當今生活狀態的連續景觀。如此的策展概念,基本上以作品為主,讓作品自然發聲,和現今流行以論述為主的計畫型創作策展,拉出了距離,回歸到視覺藝術中以作品為主角的狀態。

展出作品運用了手工裝幀、數位輸出、版畫(PS版、紙凹版、絹印)、攝影(藍曬、數位沖印)、立體裝置(木結構、布材料、金屬材料)、現成物等各種和製書有關的技術和形式,有平面構成,也有立體造形,有傳統紙本圖書的樣態,也有擴張閱讀某時的型態。配合展場櫞椛文庫日式風格圖書館的開放式空間狀態,作品依視覺慣性和閱讀動線,分別有懸掛於牆面上、放置於地板上、擺放於書架上、陳列於桌面和長椅上等展呈方式,整體空間安排靈活流暢,散發自然而舒服的調性。

展覽閉幕日下午所舉辦的座談會,與談人簡麗庭和策展人蔡胤勤的對話也引人思考。兩位座談人首先討論了書的閱讀狀態,包含它的展示可能,再談到藝術家的書的發展歷程:從六○年代觀念藝術和激流派(Fluxus)開始,1972年有關藝術家的書的展覽在英國首展,展出的是書的封面,1973年「藝術家的書」(Artist’s Book)一詞第一次出現,到現今流行的個人出版小誌,是否能被含括在藝術家的書的範疇內,都是討論的重點。

在介紹藝術家的書的概念中,蔡胤勤特別提到在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2018所發行的「基本知識系列」(The MIT Press Essential Knowledge series)叢書裡,美國詩人和學者柏素珂(Amaranth Borsuk)所寫的《書》(The Book)一書中,即說明書有作為物件、內容、理念、介面(The book as object, as content, as idea, as interface)的四大功能。

在相關的延伸討論中,簡麗庭則提到,藝術家的書有和書有關的作品以及和書的內容有關的作品兩種型態,德國藝術家基佛(Anselm Kiefer, 1945-)的書架作品即屬於和書有關的作品,而不是書的內容。書本身作為作品,和書作為作品的一環也屬於不一樣的狀態。書作為文獻,沒有完美的文獻和紀錄,只有有效的文獻和紀錄,現代藝術史塑造了藝術家神話,只有透過客觀的檔案,才可能對藝術家有客觀的認識。現代主義的展示框架或許限制了我們對於藝術家的書的展示方式,往往為了成就視覺感,而不顧及作品的身體感或其他重要因素,是否應該思考書本來該有的樣子?那是一種沒有過度視覺化的狀態。而如果版畫讓素描草稿作品化,那書作品化的方法是什麼呢?

--
微痕跡:書籍作為生活的連續景觀
策展人:蔡胤勤
藝術家:邱鉯嵐、林佳誼、施絜晴、翁頌詠、陳曉朋、張子賢、楊詠翔、傅聖雅、徐佳寧、郝奕為、許宥逸、陳怡靜、傅寧、劉書妤、鄭宜欣、鍾佩蓉
展覽日期:2019.06.21(五)-2019.06.30(日)
開幕日期:2019.06.22下午3:30
展覽地點:櫞椛文庫(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56巷2之1號2樓)
座談日期:2019.06.30下午2:30
座談人:簡麗庭、蔡胤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