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主辦的「全國美術展」是臺灣公辦美展中,最具高度指標性的美術競賽展覽之一,每一屆都吸引了許多優秀的創作者投件參與。「全國美術展」不設定創作主題,以媒材分類作為徵選方法,考量獲獎作品在國美館的展出空間,各類別有其特別條件限制,例如尺寸。在這個條件下,這項藝術競賽對創作者的一個大挑戰是,如何在特定媒材和形式規範(限制)下,創造最極致的表現?媒材是內容主體抑或媒介工具,兩者也成為參賽者的一個重要創作考量或選擇。在競賽規則的框架下,除了創作者,評審也同樣面臨挑戰:即便初審時有提供電子檔參考作品,複審時則以單件原作送審,端看一件作品總是難以避免去脈絡的閱讀盲點。
本屆版畫類的作品總送件數有33件,符合徵件簡章規定條件有26件,主要以單幅式平面作品為主。整體而言,參賽作品所使用的版種包含各類基礎版種,也有一定比例的併用技法,手作與數位製成皆有,內容豐富,包含社會現實、生態自然、內心關照、故事寓言、抽象構成等多元主題的觀察與描寫。在梅丁衍、楊明迭、侯俊明、高實珩、陳曉朋五位評審委員來回多輪的討論下,初審階段先評選出四件入圍複審作品,複審階段再做最後獲獎名次的排序定奪。儘管本次版畫類的送件數略少,無論是技法運用或內容詮釋,大部分作品的表現都相當精彩,難免有獲獎名額限制下的遺珠之憾。
金牌獎作品楊振華的《白晝停格的第五樂章》為印在宣紙上的紙凹版作品。宏大山脈如皺摺般地展開,有若磅礡樂曲流瀉,呼應微小孤立的建物、鋼琴與舞者,形成空間和情境上的強烈對比,恢宏的黑白畫面結構散發一種孤寂的史詩感。
銀牌獎作品張弘霖的《冷漠》是一件三畫面組成的併用版作品。全作以冷色調的表現為主,在街道、建物,以及各種生活物件交錯而成的畫面中,斑馬線上急行的人彼此之間沒有任何肢體和眼神的交集,反映出忙碌而冷漠的當代生活樣態。
銅牌獎作品林瑩宣的《直線症候群・我與我的我》 是以壓克力顏料印製的絹印作品。畫面由基本造形元素重複構成,直線硬邊的形式結合飽滿明亮的色彩創造出一股張力,規律中帶有節奏感,在強烈的秩序性外,也帶有曖昧的編碼效果。
入選獎作品蔡庭歡的《帶菌體:傳染》是一件單版複刻的油印木刻,並以局部亮粉來強化視覺效果。超現實的擬人化變形植物佈滿整個畫面,花瓣內盛滿的流動液體宛若病毒般地增生蔓延,在乍看鮮豔華麗的美好外表下,透露出令人不安與詭異的神秘氣氛。
--
藝術家:11類別共100位藝術家
展覽日間:2025.07.26(六)-2025.10.12(日)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403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