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朋
《當代雕塑二十招》(2018)的圖片內容幾乎全來自日常生活所見,《三美圖》(2019)呈現今日藝術中的「美」,而《二十件當代雕塑》(2020)以原型未著色的3D列印(雕塑)二十招的內容,概念上像是閱讀一本書不思考就全然相信什麼它的內容,也像現在流行旅行前透過谷歌地圖(Google Map)去認識一個沒去過的地方,抵達目的地之後,卻不再探索新的世界,只想印證行前腦中所「看」到的那個地方的模樣,如同令人感到悲傷的、今日「理解」藝術的方法。
從《當代雕塑二十招》(2018),到《三美圖》(2019),再到《二十件當代雕塑》(2020),這一路思考演變的過程很像一個生命的成長。我想做一件作品來回應這個「生命」的一生,也許來自書上的就該回到書上,所以我創作了一本新的藝術家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有三個部分:
一、世前
01塑造、02人體雕塑、03口雕、04髮雕、05壁雕(秘雕)、06栩栩如生、07橫豎皆可、08舊瓶新裝、09質量轉換、10軟雕塑、11台座、12紀念碑、13徽章、14模特兒、15美哉、16對比、17杜象、18我的中國(藝術)、19創作思考、20奇異(歧義)世界。(《當代雕塑二十招》原始圖:數位影像;彩色照轉灰階圖)
二、生今
01刺蝟、02手機女孩、03齒模、04白瑋、05黃金葛、06鞋子、07螃蟹、08紙箱、09雞蛋、10杯子蛋糕、11大同寶寶、12玻璃瓶、13單純與幼稚、14蘿蔔、15福祿猴、16版畫、17輪子和椅子、18拼圖、19轉接頭、20招牌。(《二十件當代雕塑》作品照:雕塑/肖像;白色雕塑的彩色照)
三、生世
01當代雕塑二十招(書)、02三美圖(裝置)、03二十件當代雕塑(雕塑)、04美術館裡的當代雕塑(展示)、05畫廊裡的美術館裡的當代雕塑(展覽)、06當代雕塑五四三(書)。(《當代雕塑》全系列)
既然書名都叫《當代雕塑五四三》了,閱讀的結構似乎也可以顛三倒四或左右皆可,我把全書設計成可從左邊開始翻閱,也可從右邊開始翻閱,也就是這本書有兩個封面(封面和封底一樣)。內頁前後各有一個目次,〈生世〉置中,〈世前〉和〈生今〉以〈生世〉為中心前後排列,試圖由黑白的日常生活照所構成的〈世前〉和由彩色的全白3D列印物圖片所構成的〈生今〉,兩者鏡射對照,映射出彼此的模糊不清與無法定義,如同當代雕塑(藝術)無限擴張後的狀態。
最初想命名這本書為《雕塑當代的一生》,但感覺太普通,改為《當代雕塑一二三》似乎有趣些。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道」(字面看不到)指的是藝術家本人,「一二三」也完全符合這本藝術家書的結構。不過「一二三」還是嚴肅了點,最後使用「五四三」,因為它(諧音)更接近我的嘲諷本意。
--
2020
當代雕塑五四三
油墨、紙張
102頁
29.7x21公分
STUDIO 116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