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版印年畫:年畫如何說話?

陳曉朋
 
年畫是一種源起於中國大陸,普及於東亞區域的民間畫種,和傳統上藝術總是為政治、宗教、權貴等特定對象服務的情況不同,它的身上帶有民間的血液,對話的對象包含所有人,特別是普羅大眾。年畫一般被歸類為年節、民俗裝飾藝術,於每年的重要喜慶節日,特別是春節的慶祝活動中大量使用,內容和民間習俗及生活樣態有著緊密的連結,通常以熱鬧、歡樂、喜氣、明亮的圖案和色彩為主要表現手法,具有歡慶年節、趨吉避凶、祈求富貴、平安、健康等象徵意涵。
 
除了直接描繪作畫如漢代的門神畫之外,隨著隋唐的雕版印刷佛經、宋元的經書、曆書、子集等各類書籍,以及明清的章回小說、書畫譜等出版事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特有而高度發展的水印木刻技法在複製水墨、書畫、圖書外,也成為製作年畫的最佳方法,在滿足民間對於年畫的大量需求和年畫藝術的推廣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國立臺灣美術館在上述背景脈絡下,積極辦理具藝術和年節慶祝雙重意義的版印年畫徵選活動,至今已經來到第36年,在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傳播面向上具有其特殊性和代表性。
 
今年版印年畫徵選活動的收件數保持過往水準,來自不同背景和年齡層的創作者持續展現對於年畫創作的熱情與能量。在兩百多件踴躍參與的作品中,內容主題聚焦表現辛丑年生肖(牛)、年節風情、喜穫收成、故事傳說,以及吉祥符號的拼貼和組合,版印技術方面則以木刻油印和網版絹印為主要表現技法,和歷屆收件作品相較,以數位版製作的作品數量也大幅度增加。這些事實一方面說明創作者偏好使用具大量製作便利性的版種技法,另一方面也顯現這些印刷媒體的屬性特別能表現年畫所特有的圖像質地。
 
對於年畫創作而言,在表現年節喜慶的傳統外,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每年春節迎接的都是即將到來的一年,所謂新的一年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如果我們期待的不只是一種萬用卡概念的年畫形式,如果我們還要繼續創作年畫,獻給新的一年的年畫和過往的年畫又可以有什麼不同呢?如何透過年畫回應當代生活現況,也就是作品所揭示的時代意涵是什麼,必定是今日年畫創作者所需面對與思考的一個重要課題。換句話說,能否在傳統概念的年畫中帶入將新的或當代的創作語境,成為界定一張今日年畫意義的關鍵。
 
在這次徵件的作品中,可以觀察到在上述所描述的幾個常見主題中,創作者試圖帶入他們親身經歷、見證的時代面貌。在全球國家普遍面臨健康、政治和經濟問題嚴峻挑戰的2020年,這些實事現況也成為創作者的創作素材,例如在人物和生肖動物(牛)的臉部戴上防疫(COVID 19)口罩,以及將香港反送中街頭抗議者的衣著裝備樣貌帶入人物造形裡,為總是散發傳統年節歡樂意象的年畫添加了當下的時代氛圍。也有創作者不直接描繪牛年主角,而以傳說中的鐵扇公主(牛魔王的太太)作為年畫主角,不但充滿新意,也有突顯女性意識的象徵意涵。
 
整體而言,獲得入選以上的作品普遍展現創作者豐富的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以辛丑年生肖主角為主題的作品為例,就有各種不同姿態、樣貌、種類的牛造形,除了一般年畫中常見代表辛勤耕耘和豐收意象的水牛、黃牛外,甚至出現表情逗趣的乳牛肖像年畫。獲得首獎的六件作品特別予人耳目一新的驚艷感,在詮釋主題內容的方法上,有直接表現、寫實描繪,也有間接轉換、運用挪用概念等不同處理手法,畫面分別呈現歐普造形、現代色塊、純樸寫實、細緻優雅、歡樂滿版、浮世繪風等豐富樣貌,各自展現新型態年畫的說話方式,為年畫創作創造了活力與新意 。

(中華民國第36屆版印年畫徵選活動評審感言)
 
--

中華民國第36屆版印年畫:喜牛迎春—牛年年畫特展
展覽時間:2020.12.26(六)-2021.02.28(日)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數位藝術方舟(403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