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吳松明演講大綱(2016)

陳曉朋

整理電腦檔案資料時,意外發現六年前邀請藝術家吳松明到課堂上分享創作的內容大綱,多年後再次閱讀,深感他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始終有著堅定的信念與特定的堅持,無論欣不欣賞他的藝術、認不認同他的藝術觀,這還是令人感動,也很激勵人。徵得藝術家同意,該場演講大綱如下:

一、我的工作室和畫家夢 

(一)畫家的夢工廠:畫家的夢想不在於工作室的大小 

1. 學生時代的工作室「巫雲山莊」:創造出一個獨立自在的工作空間,並在這裏培養出工作紀律 
2. 德國、法國的藝術家工作室:見識不同藝術家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氣息 
3. 北投的工作室:安居樂業 

(二)十年成熟一個風格: 

1. 第一個十年(錄影和裝置藝術以及多媒體結合平面繪畫盛行的年代):以人形為主角的具象非寫實一版多色的木刻版畫 
2. 第二個十年(卡漫風格的繪畫盛行的年代):以親近的風景為主角的黑白木刻版畫 
3. 第三個十年(文字繪畫或引用中國古典繪畫的復古風潮):以筆墨取代雕刻刀的紙上繪畫的未來風格? 
4. 很多畫家習慣把版畫當作繪畫創作的延伸媒介,那現代版畫家的創作延伸是什麼? 

二、寫作和做書 

圖像裏的文字 

(一)從法國畫家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的1897《noa noa》到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的1962《台灣畫冊》: 

1. 十九世紀末,當全世界的藝術家都跑去巴黎定居發展事業的時候,高更卻隻身跑到大溪地畫畫,他用手寫文章記錄大溪地的風俗傳說和生活見聞,用水彩素描、木刻版畫以及照片或剪報資料當插圖,他在五十一歲那年死去之前留下一本書名叫《noa noa》的圖文手稿。 
2. 當台灣畫家都到日本東京求學、當畫家爭出頭時,立石鐵臣1934年隻身遷居台彎,後來在台北成家立業,他的藝術彌補了那個時代台籍畫家無法表達的現實場景。1962年在離台十幾年後,他用毛筆在冊頁上書寫和圖畫出他記憶中的民俗台灣。 

文字裏的圖象 

(二)從日本的棟方志功1936的《大河之美》到德國作家均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1997的詩與畫集《給不讀詩的人-我的非小說》: 

3. 棟方志功看了1934佐藤一英寫的新詩《大和し美し》很受感動,引發他在1936年根據這首詩的內容用冊頁的形式刻出一部也叫《大和し美し》的重要作品。 
4. 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學雕刻出身的葛拉斯後來是以寫小說當作家成名,不過一直保留著畫水彩的習慣,他習慣為他的新書畫封面或插圖,後來他的詩句都寫上水彩畫裏。 

(三)從我的圖文集1991的《巫雲之歌》到2014的《微小的事物》: 

1. 寫作是因為還不清楚我的繪畫語言才開始。 
2. 每個個別的經驗都像一顆珍珠,然而需要一條線索將一顆顆的珍珠串成一串珍珠項鍊,這條線索就是「結構」,大結構可以放很多東西,小結構有簡單的作用,不同的結構呈現不同的形式和內容。 

相關閱讀

微小的事物以外:談吳松明的版畫創作
http://printhology.blogspot.com/2013/12/blog-post.html

吳松明的書
http://printhology.blogspot.com/2014/11/blog-post_20.html

--
吳松明
2009
粉紅色的雲
木刻版畫
50x45公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