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30

雙關語

陳曉朋

我對作品的命名一直有著高度的興趣,特別是雙關語的運用,有時候不知道是自己多想了,還是想多了,看到一些有「感覺」的名字就會自動聯想、無限想像,甚至胡思亂想。

舉例來說,我記得2015年參加台藝大美術系所舉辦的《杜象之後—現成物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時,自己對這個研討會副標中的「百年」一詞就感到很好奇:它是指現成物(readymade)的挪用(appropriation)概念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呢?還是指現成物(的挪用概念)已經死了(落伍了,不再符合現今藝術的發展狀態)呢?

雙關語總是給人一體兩(多)面的感覺,不只是名詞定義上的差異,也有轉換所指的現實關係,它是我、是你、也是他,我們可能都一樣,也可能都不同,就好像版畫。

--
杜象之後—現成物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講者:洪儀真、許瀞月、Marc Décimo、梅丁衍、Nathalie Heinich、吳宜樺、陳志誠
時間:2015.11.04(三)- 2015.11.05(四)
地點: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學研究大樓演講廳(220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