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與歡樂相印: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
陳曉朋
「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自1985年開始辦理,每年徵件,至今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它和每兩年舉辦一次的「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是國立臺灣美術館目前例行辦理的兩大版畫展,具有推廣與鼓勵特定類型藝術發展的意義與象徵。如果說,「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見證了超過四十年的全球版畫藝術發展,那麼,「中華民國版印年畫徵選活動」同樣在時間和經驗的積累下,成為了臺灣年節版畫的典範展覽。
第四十屆版印年畫徵選活動的總收件數有191件,由鐘有輝、林雪卿、楊明迭、李振明、陳曉朋五位教授擔任評審委員,經過五輪嚴謹的來回討論,評選出首獎6件、優選10件、佳作20件,以及入選50件。獲獎人共有86位,男女皆有,男略多於女,年齡層則分佈廣大,從10歲以下到60歲以上皆有人獲獎,其中以21-29歲和30-39歲兩個年齡層的獲獎數最多,充分顯示廣大民眾對於年節到來的期待,以及對於動手創作版印年畫的高度興趣和熱情。
版畫身上留有民間的血液,具有為大眾服務的精神,在實用功能之外,也是民間藝術的一個重要拼圖塊。作為年節慶祝使用的年畫,通常有著吉祥畫面,傳遞祝福意味,表達歡樂、喜悅和滿足,也感謝平安和收成,期待來年更加美好,散播溫馨的年節氣氛。這次獲獎作品普遍具有豐富的內容和優良的版印品質,蛇是蛇年年畫的重要主角,許多創作者嘗試表現蛇在華人傳統文化中的象徵與隱喻,挑戰如何詮釋蛇的當代形象,透過想像化、符號化、卡通化、數位感等各種造形處理,呈現蛇(小龍)在今日予人可愛、活潑、機靈、敏捷的正面形象。
整體來說,這次獲獎作品的主題豐富多元,包含上述的各種年畫常見內容,以描述吉祥符號和展現年節歡樂的比例為多,有敘事寫實、抽象轉化、設計感、裝飾性、超現實等各種詮釋風格,細緻繁複和簡單樸實的構成皆有。畫面以滿版的圖像居多,富有視覺張力和訊息發射力,色彩鮮豔、明亮大方,以溫暖色系為大宗,整體具有高度完整性。技術上,即便電腦版畫也是製作年畫的一種選項,這次的獲獎作品仍然保持著高比例的手工製作版畫,手作過程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歡樂感,相信版印年畫的製作也是創作者迎接和慶祝年節的一種方式。
六件首獎作品特別精彩:金昱慈的《天上人間,幸福相見》一作溫潤自然,在俯瞰視角構成的畫面中,蛇仙與光明雲朵左右包圍保護著臺灣,期待國家的幸福光明。楊紋瑜的《舞春》細緻多層次,百步蛇與各種吉祥圖案靈活結合,意味守護與祝福、繁榮與長壽。陳永欽的《蛇燦蓮花迎好年》可愛大方,百步蛇搭配原住民豐收情景,以蓮花圖騰象徵平安好年。蘇宜琳的《蛇彩繽紛》構圖吸睛,蛇身與上有著名地標的臺灣地貌完美結合,搭配富麗的牡丹花,展現臺灣的發展與魅力。邱聖仁的《沒事祥蛇來賜福過好日》是難得的單色年畫佳作,風燈輪廓造形加上蛇與吉祥象徵,傳達家家平安的意象。潘奕愷的《祥蛇賀新春》富有創意,透過黃金蛇、金魚、烏龜、植物與怪石的搭配組合,寓意藉由風水造景帶來活力與財運。
--
藝術家:委託創作和得獎藝術家共88位藝術家
展覽日間:2025.01.11(六)-2025.03.23(日)
展覽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403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