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朋
藝術家/版畫家
做為一個創作者,吳松明算是臺灣藝術圈一個奇特而有趣的例子。吳松明和藝術圈並沒有特別緊密的交集,除了少數朋友的展覽外,他不太參加各項展覽的開幕,除了真正感興趣的展覽外,他甚至不太常逛美術館或畫廊。更特別的是,雖然吳松明主要的創作是版畫,但是相較於藝術圈,他和版畫圈的距離更是遙遠,藝術家甚至刻意和版畫圈保持距離。
吳松明和藝術圈的距離來自於藝術家的個性,有部分是天生的木訥害羞與坦白率直,也有部分在於藝術家選擇不把時間花在自己感覺無意義的社交活動上。和版畫圈的遙遠距離,則或許和藝術家想要強調的,他的作品要表現的不只是版畫這一點有關。因此即便吳松明的創作以版畫為主,版畫又是一個相當方便辦理聯展的作品類型,他卻很少參與版畫聯展,這點可以從吳松明的個展和聯展次數的奇妙比例看出,大部分藝術家的聯展次數總是多過於個展,而吳松明的版本卻是個展多過於聯展。
擁抱版畫/揚棄技法
相較於受吳石柱老師教授版畫影響的學生,如火盒子工作室的成員,同樣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的吳松明,基本上是自學版畫的。吳松明選擇以版畫做為藝術生涯主要創作媒材的原因也很不尋常,在2012年臺藝大版碩班的一場專題講座《我的木刻版畫與版畫閱讀》中,藝術家提到他在大學時期主要創作油畫,但是感覺自己的色感不好,於是轉向雕塑,特別是木雕。可是在進行了一陣子的木雕創作後,他發現自己還是對平面創作比較有興趣,於是試圖將木雕的經驗轉化為平面,也就順勢開始了他之後的木刻版畫創作。
大部分版畫創作者總是特別講究技法,吳松明卻沒有特別關注技術這個問題,藝術家甚至直言他沒做過孔版、凹版、平版等版種,木刻技法是他唯一熟悉的版種。雖然是自學,但是透過長期的操作與經驗的累積,吳松明認為木刻版畫的視覺語彙非常適合,並能有效的表現他所關注的議題。另外,藝術家以為由來自木頭雕刻技術所得的版畫圖像,本質上還是繪畫,所以他所關注的藝術重點和繪畫是一樣的。
微小的事物/放大的世界
吳松明的創作取材自個人生活週遭的人與景物。藝術家很直接的描繪出與自己有特別情感連結的對象,這個對象可能是工作室內桌上的物件擺設,也可能是從住家窗戶往外看出去的風景,也有可能是平日旅行所得的記憶印象。吳松明選擇油印木刻,他想要凸顯的是作品的圖像,而不是木頭的紋理質感。吳松明的版畫有些單純以線條為主要的構成,有些則以平坦的色面來呈現,還有一些以繁複的點來形成畫面。藝術家擅長使用明與暗、黑白與彩色、簡單化與複雜化、具象寫實與扭曲變形的對比形式,藉以引發觀者內心的強烈感受。
創作木刻版畫的刀法在上述造形的表現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刀法在吳松明的版(繪)畫中有一種獨立的性格,具有歸納與整理的力量,得以將平凡的事物抽離本來的身體,跳脫只是再現的功能,精煉成一套擁有自己獨特秩序的視覺語言系統。而在印刷的方法上,吳松明總是以馬連手拓作品,手拓力道所產生的不同壓印效果,甚至印刷後的油墨褪色或油漬溢出,對他來說都是正面的變化,道理就如同我們所處的世界一直都在變動一樣。吳松明這些表現生活中微小事物的作品,展現了藝術家觀看世界的態度:可以是微觀的,也可能是宏觀的;可以是你走向世界,也可能是世界走向了你。
--
微小的事物-吳松明木刻版畫個展
開幕時間:2013.11.16(六)3:00pm
展覽日期:2013.11.14(四)-2013.12.01(日)
展覽地點:福華沙龍(106台北市仁愛路三段160號2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