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

創作 Q & A

陳曉朋

有一位北藝大畢業生寫訊息問我一些創作上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提供了我一個思考的機會。以下是他的問題和我的回應(已徵詢對方同意刊出):

小朋老師,好久不見,在現在的疫情下希望你都平安。最近在創作上遇到一些困惑,想聽一下你的經驗和看法。

想請問你在創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感的表達?

我覺得一個人會有想創作或做些什麼的欲望和動力,基本上就是一種表達情感的方法。但對學院出身的藝術家來說,創作不會只是單純的情感表達,創作上會有一個你真正關注或想更進一步深入去了解的對象或現象,你會用你對這個對象的認識、好奇、感受和理解來回應它,這個回應的過程就反應了你在創作中的情感表達,它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好像也不用刻意去處理。

在色彩,單色,幾何,印刷上我視為比較理性的、模式性的創作手段,那你是如何平衡這方法上和關於你個人的人性和感性?

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投入我所有的情感去完成的,只是我不是使用乍看之下具有明顯手感操作和強烈情感宣洩的方式來處理,因為我覺得表面上的感性太簡單,是一種很容易就達到的視網膜效果,無法處理模仿感性現實(reality)以外的問題,不太能滿足我。而在這方面,單色或扁平(flatness)、幾何是處理傳統再現和敘事層次以外的問題,特別是概念問題的理想媒介。

印刷(版畫)和artist book給你無法擺脫的價值在哪?

如同我不是為了平塗而平塗,我所描繪的扁平來自於特定背景原因,也有特定的目的,同樣的,我也不是為了做版畫和藝術家書而做版畫和藝術家書。我對版畫是有情感的,原因可能來自我大學是美術系版畫組的,而當年會選擇主修版畫有各種原因。現在的我有可能繼續,但也不一定會繼續做版畫和藝術家書,未來會如何發展,得看我之後的創作思考關注走向了哪兒,或朝往哪個世界。

你是否在文字上才能真正表達出一些個人?

創作上我確實喜歡也常常運用文字,但我不覺得我的非文字作品(以繪畫和版畫為主)無法真正表達個人或獨立完整存在。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如果視我的繪畫和版畫為我自創的文字系統,那對這個問題來說,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還有,會不會覺得你的創作有種趨向模式化的狀態?謝謝!

我想每個藝術家多少都有會遇到這個問題,我自己應該也有吧。不過這也是個兩面刃的問題,一方面,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做事方法的習慣,這個慣性來自於你覺得這個方法很適合你,並且是有效的,而要深入發展特定主題的創作,具積累性的方法比較能持續推進創作研究。另一方面,一旦這個慣性變成了太過簡單或刻意操作的公式套路,就有可能是危險的,會影響作品的創造性和廣度。我想,藝術家要能有意識地留意創作慣性,過與不及視個人創作研究狀態而定。

--
陳曉朋
曬書場(整理藝術家書的收藏)
2020
數位影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