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

藝術家書作為展場

陳曉朋

近期北美館有幾個資訊量很龐大的展覽,三樓右邊展區的《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 1958》展出大量藝術家在中國所拍攝的照片,三樓左邊展區的《未完成,黃華成》和二樓的《秘密南方:典藏作品中的冷戰視角及全球南方》兩個展除了藝術家的作品外,也同時展出大量文件(物)和二手文本,我去了兩次美術館才將這三個展全部看完。

從內容結構和展覽規模來看,無庸置疑地這幾個展的策展人是嚴肅看待展覽的,並且認真進行前置的研究。不過我不太確定我的觀看經驗,誠實來說,它們讓人感受到比較屬於歷史,後面兩個展更像展現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徑的展覽,而不是藝術。或許這兩個展的部分目的就在重新思考藝術是在什麼情況下被定義的,但裡面的作品和展示內容在整個展覽脈絡下,看起來比較像提供知識和訊息的文物,而不是啟發或帶給我想像的「藝術」。(誠然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徑也可以成為藝術的內容。)

可能就是在這種困惑下,當我看到地下室捷克藝術家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Vladimír Kokolia, 1956-) 的個展《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時,突然感受到一種強烈的對比,我感覺現場所展出的素描、繪畫、影像等作品成為一個整體,它像是一張單色畫,有如噪音世界裡的寂靜時刻,讓人獲得一種超越感官上的觸發與啟動。這個展由捷克藝術史學者暨策展人米羅斯拉夫安博洛茲(Miroslav Ambroz)規劃,相信展前也必定進行了相當詳細的研究和討論,但透過展覽,我接收到的不是資訊或經驗的再現,它(展覽)本身就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全然經驗。

我的閱讀角度可能太過主觀和片面,展覽內容屬性本來就不一樣,如此的比較(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我想到一個解決自己疑惑的說法:書可能才是前三個展覽的最佳展場,第一個展的攝影作品本來就很容易做成原作的攝影書,透過書的結構安排也能解決展覽現場時間軸和空間動線混亂的問題,另外兩個展的大量文件和二手文本的資料也適合以書籍特有的的編輯方式處理。誠如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張和實地等比例的地圖,所有地圖的繪製總是帶有欲望和想像,試著去創作一本不是畫冊(主要功能在於再現已不再存在的展覽)的藝術家書,說不一定可以解決展覽過於訊息化的問題。

附帶一提,三樓走廊空間賴志氣盛的《接近Closer》也有趣,托這件作品的福,我終於有機會摸到北美館的「天花板」,親身體會美術館的「高度」;不像一般觀景台總是開放觀看外部四方,賴所建構的觀景台望向的是美術館的「內部」。

--
黃華成,未完成
策展人:張世倫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0.05.09(六)—2020.11.08(日)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