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3

陳庭詩作品展

陳曉朋

日前在 ACHI inspired by Each Modern 展出的《陳庭詩作品展》,現場除了一件藝術家晚期的小型金屬雕塑外,一共有十七件木刻版畫,創作時間從1965到1980年代初期。相較於陳庭詩(1913-2002)早期主要以陽刻線條刻劃的敘事寫實作品,如在八年抗戰期間所做的抗敵木刻和1945來台後為報章雜誌所做的木刻插圖,這次展出的版畫全都屬於抽象造形,而且偏向簡化的平面圖式構成。陳庭詩的創作轉向令人感到好奇。

陳庭詩1913出生於中國福建長樂,1937入讀上海美專,抗戰期間曾從事抗戰藝術、文宣工作,也進行木刻創作,1945來台後受當時政治氛圍影響減少創作發表,1948至1957年是他的潛沈時期,期間任職於台灣省立台北圖書館,利用工作地點的地利之便大量閱讀西方藝術書籍,1957辭職後重新投入創作,翌年加入「五月畫會」,創作也開始轉向抽象形式的作品,其中以版畫為最具代表性的創作媒體。

版畫

陳庭詩的抽象版畫通常由數目不一的單色、簡化的平面色塊構成,大小不同、有如符號般的色塊分別辦演點、線、面的角色,彼此之間沒有有明顯的圖地關係,以一種既穩定又具空間穿透性的構成方式,騰空於畫面作為視覺主體,整體形成一個完整的純粹結構體。陳庭詩的「抽象」源自何處,他對抽象的理解又是如何呢?因為幼年意外失聰和個性的關係,除了1964年於《建築雙月刊》(第12期)發表創作自述〈版畫與我〉,很少有來自藝術家對於自己創作的公開說明。

陳庭詩的抽象版畫使用當時台灣糖廠量產的甘蔗板為版材,不但價格便宜,也能滿足創作大尺幅版畫的需求。面對由甘蔗版製作而成的色塊(面),藝術家除了處理外形輪廓和日月符號的造形,鮮少在版面上進行其他雕刻或刻意展現刀法技巧。陳庭詩通常採一個色塊一個顏色的上色法,轉印出色彩均勻的單色色塊,由於甘蔗版密度不高,表面容易發生龜裂,他的單色色塊常常出現版面自然龜裂,有如縫隙般的紋路。不同於一般版畫創作者使用雕刻刀,以熟練刀法在木紋木板或木口木板上經營圖像,陳庭詩的抽象版畫在版材的選取和製版的方法上,已有使用現成物作為版的概念。

陳庭詩成長於書香世家,從小受中國傳統教育和文化的影響,對書畫藝術擁有高度興趣和一定程度的涉略,他的抽象版畫的造形和基本色彩帶有中國金石碑帖的拓印趣味,以及看似甲骨文造形的自創文字味道。其中命名和太陽、月亮、星星、和時間有關的主題比例極高,除了可能和中國傳統文化裡天人與宇宙的思想有關,或許也和那個時代的科技進展,太空梭發射成功、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登陸太空人訪台等新聞事件所揭示出的新時代意象有關,而藝術正是藝術家回應這個時代面貌的方法之一。

相對於西方現代以來具革命性、進化論式的抽象藝術發展,陳庭詩「極簡」的、平面化的抽象版畫比較接近傳遞直觀的感受,不像馬勒維奇(Kazimir Malevich, 1879-1935)的扁平來自為了逃離地表現實,由飛行器從天空以鳥瞰視角望向地面,透視壓平後所得到的結果。在陳庭詩的抽象版畫中,那些作為畫面主體、沒有明顯圖地關係的騰空色塊,比較像是傳統中國文人仰望日月星空與天對話,偏向一種感性情懷的投射。在部分版畫的畫面中,排列整齊的圓點群和規律漸變的半月形構成,帶有些許龐圖藝術(Punto)的味道,也具現代設計的調性,而大小不一色塊的位置和彼此之間的空間疏密關係,引發有若樂器相互碰觸或敲擊的聲音意象,傳遞彷彿有聲的音律節奏。 


陳庭詩的抽象版畫從其平面化造形和作品命名來看,有很高的比例和太陽、月亮、星星、日夜、時間運行、自然生息的主題有關,以這批抽象作品的創作時間年代來看,不禁讓人聯想到2020在台南市立美術館二館所舉辦的版畫專題展《不均的平面:1957-1983面向國際的臺灣版畫》(2020.09.10-2020.12.13),這是一個由年輕策展人常鴻雁研究規劃,主要聚焦討論台灣在1957至1983年期間,如何透過版畫以藝文展演機制拓展對外關係的展覽。

展覽名「不均的平面」或許可以被解讀為這個展覽試圖談論某種矛盾,因為平面本來應該就是一種均勻的平的狀態,否則無法成為真正的平面,所謂「不均的平面」比較像是一種存有矛盾的對立狀態,也接近在某些特殊條件背景下,藝術上會出現形式和內容之間歧異(義)或偶然叉出新意的奇特樣態。策展人常鴻雁以版畫媒材特性之一的平面性來談論這個表層現象下(或上)所揭示的政治意涵,也就是地表平面(ground horizon)上其實並不是那麼平(均衡)的文化資本發展。

以「不均的平面」來命名一個版畫展,也讓人想到版畫除了“Print”外,另一個常被使用的英文名“Graphic Art”,“Graphic Art”也是「平面藝術」的英文,從這個英文名可以看出平面性是版畫媒體的重要特性,而這種平面性格以狹義的概念來說,版畫是可以由任何「物」作為的中介媒體(media)或母體(matrix)(如木版、金屬版等),透過印刷方法所得的結果(outcome),通常以一種附著在印刷載體表面(surface)的形象現身,是一種扁平(flatness)化的結果,便於移動(運輸、郵寄)與傳播,也特別容易成為傳輸政治目的的管道。

1957

 《不均的平面》一展展出1957至1983之間台灣重要版畫藝術家的作品,策展人以1957台灣第一次以「中華民國」國家館身分參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São Paulo Art Biennial)為年代界分起點,當時的國民黨政府試圖以藝術參與國際活動來提升政體的正統性,而時空背景則為美蘇兩大政治體對峙下,台灣作為美國在反共戰略部署上的佈棋之一。美國在各方面對台灣的強大影響包含透過文化藝術的傳播輸入,也直接影響台灣藝術家的創作形式和內容。

1957到1973年間「代表」台灣參展聖保羅雙年展的藝術家作品,因平面利於運輸的優勢,版畫佔有一定的比例。期間因為台灣和中國之間的政治角力問題,參展作品也由寫實逐漸偏向受美國藝術勢力和現代藝術影響的「極端新派作品」(李迪俊語),也就是抽象形式為主的作品。陳庭詩1959年曾以《陣雨(驟雨)》一作參加第五屆聖保羅國際雙年展,這仍然是件描寫鄉間農民雨中駕牛載物的寫實木刻版畫。陳庭詩後來從寫實轉往抽象的路徑,很大原因可能在當年兩岸政治氣氛下,與寫實木刻保持距離,可以避免被歸類為具共產思想意識的左翼木刻有所連結?

1983

《不均的平面》一展以1983為另一個時間界分點,1974中國與巴西建交,台灣1957至1973年間連續參展聖保羅雙年展的紀錄就此中斷,為了能持續向國際發聲,文建會(今文化部)成立後第三年開始辦理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這是台灣政府試圖以藝文展演機制和國際保持連結的方法。版雙成立的另一個重要背景是廖修平(1936-)1973自美返台,積極透過學院和工作坊的教學推廣現代版畫,獲得廣泛注意與迴響。現代版畫是指傳統木刻技法外的多元版畫技法,諸如絹版、金屬版、石版等各種版種,包含照相製版、併用和複合材料的運用,這個版畫系統和台灣之前來自中國木刻傳統的系統不同,主要受到美國版畫的影響。

在版畫日益弱勢與邊陲化的今日,很難想像當年台灣是以政府的力量大力扶植版畫的發展,一方面,現代版畫技術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生活樣態,是當時最先進的的創作媒體,地位有如今日政府投入大量資源支持的新媒體、科技藝術。另一方面,現代版畫的出現背後隱藏了一個更大的意義,那就是它可能代表了一種以西方現代性的進步姿態,特別是美國藝術(包含美國版畫)的意識形態,作為對抗和切割歷史上,台灣藝術發展長久以來所受到的中國及日治時期影響。

聯想

在陳庭詩創作出和他過往寫實作品有著極大差異的抽象版畫前,在1948到1957的十年潛沈期裡大量閱讀西方藝術書籍,以及美國現代藝術的持續輸入台灣,兩者對他的藝術發展到底產生多大的影響呢?追根究底,他作品中的的抽象形式轉向主要來自藝術家創作上的內在驅力?是一種對於中國傳統書畫意境的形式轉換?還是只是一種西方藝術勢力的延伸產物呢?

如果美國抽象藝術,特別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American Expressionism),是透過美國政府的扶植和推廣而壯大,那麼陳庭詩和其同期藝術家從寫實轉向抽象,似乎也可以被視為一種在純粹審美和感性抒情外,抽象的政治性表現。我們或許永遠也無法聽到陳庭詩的內心聲音,他所創造的抽象世界,在感受、感知、被告知與理解之間,到底是什麼樣的狀態,這終究是一個很抽象的問題。 

--
陳庭詩作品展
藝術家:陳庭詩
展覽時間2021.11.12(五)-2021.12.24(五)
展覽地點:ACHI inspired by Each Modern106台北市信義路四段156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