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5

版印媒介 II

陳曉朋

這幾天進行個人作品網站更新,首頁部份做了三個設計版本:第一個是維持原來版本,首頁有系列作品代表簡圖、中英標題名和年代,第二個只有系列作品代表簡圖,沒有任何文字說明,第三個有系列代表簡圖、中英標題名、年代,以及各系列作品內容的中英關鍵字。

我請一些朋友幫我選擇適合的版本,每個人的意見都不太一樣,各有所好。其中藝術家慧嶠選擇了第二個版本,我覺得她的說法特別有意思:

「我們(視覺創作藝術家)本來主體就是視覺為主,只是要產生之前先有個概念,但概念也會不斷修正中⋯。常常我覺得概念其實是後設的,可能我的想法,創作不是用來說明概念的原因。關於概念的部分,我覺得創作的過程,比較像是推理,但最後未必有正確答案。而概念已經是既定的,比較像是申論題,最終的結果只是合理化既有的觀念或現實。通常一般人或學者很難創造出新的概念或觀念。」

「我想樹,所以畫了一棵樹。我想畫一棵樹,所以得先認識樹。我畫一棵我觀察跟認得的樹。這好像完全是兩碼子事,但加起來好像又是同一件事。但主體已經變成樹,不是我也不是畫這件事了。所以評論都知道樹是什麼,藝術家是誰在做什麼並不重要。更妙的是評論也不真知道樹是什麼⋯。一直想下去會放很大,整個生態、政治、科學等等都捲進來了,但是無法談藝術。藝術變成只是形式⋯愉樂跟買賣炒作。」

我想,藝術本來就很難定義,一個廣為人知的說法是以排除法,以什麼不是藝術來說明什麼是藝術,當代更不問什麼是藝術或藝術是什麼,而是什麼「可以是」藝術。對照於嶠的說法,我突然覺得,藝術好像版畫媒介(print media)的概念,我們看到的藝術(品)是版,但藝術要傳遞的是透過版這個母體(matrix)所創造出來的東西,也就是藝術家真正想要揭示的內容。

--
陳曉朋
地圖集:心靈圖
2015-2016
平(紙)版畫、手上彩
六件一組(其中2件)
每件43x35公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