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3

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

陳曉朋

暑假期間參加由簡麗庭和柏雅婷所策劃的《跨領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一展,現在看看半年多前提給策展人的簡單創作自述,突然覺得有趣:有些部份完成了並且往前推進,有些改變了方向,有些則是放棄了或做不到,當然也有一些新的東西跑出來。

《創作自述》

作家寫書,藝術家創作「藝術家的書」(artist’s book)。我的創作計畫處理自己和書有關的三個身分:

一、圖像 vs. 書寫(文字)的思考者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在深刻影響我創作思考的藝術家當中,有許多人都是幾何抽象藝術家,而他們大多是所謂的「作家中的作家」。在《我好想變成一個作家》中,我結合六組書寫創作狀態的文字和我的工作室場景,試圖表達我對書寫創作的看法;而我所提到的我想要變成一個作家,意思並非想要成為用言說來創作的人,而是我想成為和那些幾何抽象藝術家一樣「好」的藝術家。

二、「藝術家的書」的創作者

我創作兩系列作品《畫廊集》和《彩色書》,做為思考圖像與書寫關係的延伸發展。《畫廊集》「資源回收」自己過去所描繪的畫廊「群像」,搭配雙關語(pun)的使用,說明有理想的畫廊「該有的顏色」,也暗示一般畫廊慣常展現的「一樣的臉色」。《彩色書》以書名和無內文的彩色內頁為搭配,利用命名和色彩系統,特別是單色畫的概念來處理有關「心情」、「政治觀」、「藝術」,以及「書」四個主題的內容。《彩色書》是無字無圖之書,書做為展場,是可以移動的展場,也是展場中的展場。

三、「藝術家的書」的研究者

我策劃一個展覽《我的藝術家的書》,這個展名也運用了雙關語:到底是「我的『藝術家的書』」還是「『我的藝術家』的書」呢?這個展覽展示我所收藏的有關「藝術家的書」的作品,它們是由Polixini Papapetrou、Jessie Angwin、Matej Machacek、Tomas Arutim、何明桂、何俊傑、趙脩頡、張庭甄、劉書妤、盧悅等年輕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家的書。《我的藝術家的書》是一個展中展,呈現一種書中書的狀態,也反映我對書的關注面向與個人品味。

--
跨域讀寫:藝術中的圖書生態學
策展人:簡麗庭、柏雅婷
藝術家:林宏璋、陳貺怡、鄧肯.蒙弗(Duncan Mountford)、鄒永珊、周曼農、張致中、陳曉朋、齊簡、許家維、莫珊嵐(Margot Guillemot)、邱杰森
展覽日期:2018.07.21(六)-2018.10.14(日)
開幕日期:2018.07.21下午2:00
展覽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104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